为了提升生产效率,生产部吴经理近期出去听了几期某机构的公开课。有一次晚饭时,他对培训部欧阳说,上一堂课其实很容易啊,只要准备一些视频,看完了组织大家随便讨论一下,一天的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。
有不少人回忆之前上课的经历,说“是啊”,都纷纷附和此观点,表示培训师真是太容易赚钱了,天底下就是生产最苦逼。
欧阳觉得很郁闷,当时也不知如何进行回击。后来有一天,他实在忍不住上QQ群问我,侯老师,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说呢?
我说,说什么?
欧阳说,他们都觉得培训并没有什么技术,我觉得不公平。
我说,正常啊。天底下的人都会说别人的工作其实都不难,并坚持认为自己的工作最难做。如果你不认同,他会告诉你N条理由,以此证明他说的对的。
但是我觉得上好一堂课其实并不容易啊,欧阳说。比如说,我应该如何去证明一堂培训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看几段视频,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就完事了呢?
那你想怎么证明呢?我反问。
当对方向你提出问题,最好的策略是面对问题,进行分析并找到对策。事实证明,逃避或转移话题其实是最无效的。
欧阳怔怔地看着我,仿佛在沉思。
我说了一句“想好了告诉我”,然后彼此陷入了沉默。
过了好几分钟,欧阳对我说“我只是觉得不对,但我一直找不到好的答案,所以我来向您请教的。”
这种回答你常常可以听到。貌似一脸的虔诚,却带着空空的脑袋而来。
为了启发对方,我多年有一个习惯。若是对方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并向我求解,我会反问他一个问题。我始终相信,拥有问题的人拥有解决问题的钥匙。
比如,前二天,另外一名朋友在QQ群中问我,当前感觉职场遇到瓶颈想转行,他问我是不是合适?当时我想了想,回问了他一个问题“你不妨假设一下,面前站着10年以后的你,他希望此刻的你做出怎样的选择?”我问完这个问题后,他同样沉默了几天,后来他告诉我,说知道自己怎么做了。
我知道欧阳还是不知道怎么说,于是进行追问。请注意,追问通常有三个步骤,第一先问封闭式问题,其次再问开放式问题,最后以封闭式问题进行总结。
我的第一个封闭式问题:欧阳,请你回顾一下,在你讲课的时候,课堂中有没有讨论?
他说,有。
我的开放式问题紧随而来,你是如何进行讨论的?说说你要求学员讨论的步骤。
欧阳想了一会说,我给他们一定的时间,比如5分钟或者8分钟,讨论完了之后每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。
我用封闭式问题和欧阳确认一下,就这么多吗?没有更详细的步骤?
欧阳说,没有。
我说,这就是问题所在了。我想问你,你如何保证每人都有参与?我常常看到的现象是,有人积极参与,有人在旁边刷微信,往往是等到讨论时间快要结束了,组长和一、二个积极参与的学员写上自己的看法,但这显然不是全组的共识。我的问题是,你如何避免有人参与、有人不参与、讨论结果不是共识的结果?
欧阳有些不好意思,表示愿闻其详。
我说,所谓的技术常常藏在细节当中,如果没有认真观察,你常常很难看出来。生产部吴经理听了几次课,觉得上课的时间很容易过,说明讲课的老师对于过程是精心设计过的。大家嘻嘻哈哈,不知不觉,一二天就过去了。但如果让吴经理来回想,当时老师是怎么教的,估计杀了他也讲不出。
我对欧阳说,讨论其实是有步骤的。
我和他说了2000年我担任美国专家助理,为华为的一家制造CDMA设备的供应商做战略咨询时,就学过这个步骤。
为了保证讨论的有效进行,美国专家郑重告知,首先要确定角色,在有组长(leader) 协调、指挥的同时,必须同时还也有一名计时员(timer)及记录员(scriber)。
如何保证讨论的高效呢?从步骤上来说,一共分为五个步骤:
1、 个人风暴。所谓的风暴,就是思考。这一步强调的是,在大家讨论之前,先想想自己要讲什么。每个人必须在纸上写出自己的想法,保证“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才和大家一起交流”。在执行这一步时,组长监督每一个人思考,避免有人逃走。这一步保证大家的参与性。
2、 小组依次发言并讨论。这一步是发言阶段,组长可以选择从某一个同学开始,大家软流说出自己的想法。请注意,每个人有固定的属于他的时间,当他没有用尽,大家可以等一等。如果想法过多,时间用尽,直接到下一位。这一步保证过程的公平性。
3、 合并同类项。在大家发言完毕以后,记录员和大家汇报,对于讨论的问题,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想法,可以按照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。这一步保证过程的公开性。
4、 提出质疑。在合并同类项后,可以得出当前大多数人的意见,但有人会说“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”,为了确保先进意见的存在,可以让持少数意见的学员用最后的时间进行说明。如果在此阶段,他能说服所有人改变意见,可以以他的意见为准。反之,如果大家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,可按照“少数服从多数”的原则进行投票。这一步保证结果的公正性。
5、 达成共识。走完上面的四步,小组讨论的结果就出来了。如果按照这个程序去讨论,一定不会是少数人的意见。
欧阳认真作了记录后,感叹说“自己还是不够专业”。
我说“对”。我对他说,你要记得这一句话:因为不够专业,所以常常说不上话。
最后,我提醒欧阳,你是否还记得吴经理说的“随便讨论一下吗?”事实上,他对培训的看法不完全正确。
欧阳说,我现在知道了下次如何反击他。
我说,不对。大家都是工作上的伙伴,你没有必要去反击他。未来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课上好,帮生产部的兼职讲师把课讲好,让他们也变得更专业。我对欧阳说,记住,培训是为企业服务的,你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。
欧阳马上说,对,对,我要证明自己的价值。侯老师,你以后一定要多多帮助我呀!
我说,尽量吧,有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,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尽可能进行回复。